报告专题:人工智能与医学研究前沿论坛
报告时间:2025年4月22日(周二)14:30-16:30
主 持 人:孙莹 教授
报告地点:主校区新图书馆104
报告题目一:人工智能在衰老和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报告专家:谢正伟教授
谢正伟,北京大学医学部新体制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中心PI、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PI。主要应用交叉学科手段,包括人工智能和计算生物学方法,进行衰老、代谢疾病、癌症等的机制研究和创新药物研发。开发了第一代衰老微流芯片和AI药效预测系统——灵素系统。近年的工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并列)在Nature Biotechnology、Cell、Cell Stem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ACS central science、Bone research、Aging Cell、Bioinformatics等杂志发表论文。申请国家专利14项,已经获批6项。研究工作获评2021中国生物信息年度十大进展,“中国医学科技年度十大进展”、“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202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大赛决赛(优秀奖)等20多项奖项和荣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
报告题目二:无创脑机接口前沿进展
报告专家:许敏鹏教授
许敏鹏,讲席教授,博导,天津大学医工院副院长,国家级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022《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入选者,2022“强国青年科学家”称号获得者,“2023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科创新青年30人”入选者,2025镁伽科学家奖唯一获得者,首届中国脑机接口“华瑙学者奖”杰出青年奖获得者。目前担任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脑机接口分技术委员会数据标准工作组组长,中国脑机接口产业联盟数据与基础软件工作组主席、总体工作组副主席,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脑图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脑机接口,作为技术负责人开发脑机接口综合性开源软件MetaBCI,作为骨干参与研制“天宫二号”在轨脑机接口系统、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系统、“脑语者”芯片等,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航天、华为等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Electronics、Science Advances、Engineering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学术论文获IOP China Top-Cited Paper Award,入选ESI高被引论文,IEEE TBME封面论文、JNE高亮论文,被Science专刊报道。获中国、美国、欧洲等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专利获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金奖。